有期待,10年磨一剑的史诗巨作,各种各样恢宏的大场面、逼真的特效,真的把观众心目里的封神宇宙拍出来了,如果拍的好,对中国电影而言,是里程碑的。
也有失望,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妲己,没有仙风道骨的姜子牙,一些特效虽然震撼,但CG感过重,多少有点失真。
一盘剩菜,加上各种各样高级的佐料,重新翻炒,对不对观众的胃口,这里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。
总而言之,期待大于失望,首映之后,网络上清一色的好评,也让我的期待多了一点,失望少了一点,说不定它还真能成为票房黑马,燃爆这个夏天。
一部电影要想票房高,宣传必不可少,《你好李焕英》能拿到54亿票房,宣传就得占一部分功劳,现在的电影也是有样学样。
比如王宝强的《八角笼中》,找明星,刘若英、刘德华、周星驰都来了,无形中扩大了影响力。
这些宣传方式无可厚非,但唯有一种,逐渐令吃瓜群众们反感,那就是把观众观影的反映作为噱头。
或大笑,或大哭,很直观的反映电影的精彩程度,不过他们的反应多少有点用力过猛,这样的宣传手段也就显得低级且虚假。
就连莫言来了,也得配合电影来个感动、郁闷的表情,这就是宣传最好的方式,可这种添油加醋式的宣传,真的很假,难怪网友吐槽:“莫言也许只是挠个痒。”
《茶啊二中》是一部动画电影,这个IP可以说陪伴了太多90后00后的童年时光,别看是动画电影,喜剧效果一点也不差,完全可以用“笑到飙泪”来形容。
喜剧演员乔杉看了电影之后,都忍不住感叹:“动画电影拍成这样,让我们很难做,我们也不知道拍真人电影能不能拍过你们了。”
观影过程中,乔杉很卖力的笑,有的时候甚至笑得前仰后合,对比周围人的淡然一笑,就知道乔杉不是笑点低,笑的都是人情世故。
本以为乔杉已经够“夸张”了,没想到《十万个冷笑话》的导演卢恒宇才是“王炸”,观影过程狂笑不止,笑到五官乱飞,笑到浑身抽搐,要多夸张有多夸张。
旁边观众的表情都是波澜不惊,唯独卢恒宇导演,表情一整个翻江倒海,对比简直不要太强烈,有没有演的成分一目了然。
宣传固然重要,但为了宣传“不择手段”,用另类的方式博眼球,炒热度,反而会败好感,得不偿失。
比如之前放出了九尾狐的海报,人体哺乳器官一出,吃瓜群众们直呼辣眼睛,光明正大的擦边,还美其名曰艺术,是真当观众是“傻子”吗?
《封神》各位主创顺应潮流,紧锣密鼓的开启直播宣传的方式,直播间里,想让演员们想一个宣传标题,年轻演员于适直接喊了一句:“不看封神不是中国人。”
这话一出,在网络上炸开了锅,都2023年了,还来“绑架”观众,虽说是一句玩笑话,但听得人浑身不得劲。
口碑决定了一部电影票房的上限和下限,为了给《封神》造势,北京的首映礼上也请来了陈思诚、王劲松等圈里人。
陈思诚先是真情的向敬业的李雪健老师鞠躬,也为乌尔善导演敢用新人的勇气表示赞赏,看似夸得天花乱坠,却巧妙避开了网友们最关心的剧情和特效。
比起陈思诚的“高情商”,老戏骨王劲松老师就显得比较“实诚”,字字珠玑,简直是把《封神》夸上了天,这一夸,算是把人情世故玩明白了。
王劲松开门见山的说:“我真的一秒都没有离开过这个画面,太好了!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一版封神,我觉得它是最好的,有亲情,有家国,我相信所有人都会喜欢。”
《大明王朝1566》里的杨金水,《破冰行动》里的林耀东,伪善凌厉的眼神背后隐藏着猜不透的心思,别看表面波澜不惊,心底早就澎湃汹涌,看他演戏是种享受。
娱乐圈就是个讲究“人情世故”的江湖,身不由己,就算是老戏骨也逃不过,“见面三分情”还是得有的,只不过王劲松这场面话说得太满了。
傅艺伟饰演美貌绝伦的苏妲己,一张鹅蛋脸,美目流盼,初见清纯动人,再见妩媚风情,骨子里透着的“魅”真是把妲己演活了。
蓝天野饰演的姜子牙,也称得上天花板,造型朴实简单,却掩不住他满身的“仙气”。
尤其是蓝天野的那双眼睛,撑起了姜子牙这个复杂的角色,眼神里藏着耄耋之年的慈爱,还藏着忧国忧民的愁苦,自然也少不了洞察世事的清醒,堪称一绝。
服道化一般,特效更是和现在无法比较,故事却讲得一流,人物塑造更是活灵活现,拍出了书迷想象中的封神世界,至今网友们还对某些剧情记忆尤深。
从电影《封神》的预告片来看,妥妥的大制作,全片基本上都是用华丽的特效堆砌而成,服道化精美无比,各方面制作吊打1990版的《封神榜》。
特效也好,全明星阵容也罢,都是锦上添花,能不能讲好一个故事才是关键,能不能把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讲出新意才是重中之重。
电影《封神》能否称霸7月份的电影院,能不能与《超能一家人》《八角笼中》分庭抗礼,能不能像王劲松说的那样,是最好的一版封神,都还是未知数。
期待的同时,也希望国产电影们清醒一点,宣传固然重要,但切勿“走火入魔”,回归电影本身才是王道,别再“挂羊头卖狗肉”,寒了观众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