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成都国际足球邀请赛,国足和马来西亚1-1打平手,这引起了我们观众的强烈不满。

在我们的眼里,马来西亚属于N流球队了,我们居然还打平手,这简直是伤害我们。

所以网络上是一片说声,尤其是在现场,激动的球迷还向比赛场地的球员扔水瓶。

比如,都特么在最后一分钟了,后场的人员还在拖拖拉拉的传球,完全没有进攻意识,作为场外观众,都想冲上去扇他们耳光了。

所以不管是训练场地还是基础设施都远远落后于我们,甚至队员可能连基本的训练都不能有效保障,可我们为什么还是踢不过呢?

来看看国际足联FIFA,2023年7月,世界各个地方的排名,我们排名80名(2018-2023基本也稳定在七十多名),而马来西亚,叙利亚分别是136、94名。

从排名来看,我们队是远远高于这两个地方的,但按照和马拉西亚打平手这样的结局来看,我们队的水平就是在136名的水平了,这一下是倒退几十名啊。

有人从国人体质的角度去谈,认为国人就不适合搞这种“大球”,体格、体力和耐力就不如欧美人,所以跑一会体力就跟不上。

但是我认为这是很扯淡的一种说法,首先我们人不缺营养,训练场地也很好,都是请一些国际名教练来对球员进行训练。

再一个,对比下国外,有一说一,国外这地方虽然可恨,但是从体育的角度去看。

国外男足的表现就远胜于我们,最近在国外举行的国际足球友谊赛中,就以4-1击败了国外男足。

所以从国人体质这个角度去分析,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,这也是一部分人“跪久了”的认知,在欧美人面前,典型的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。

输球不可怕,怕的是输了精神,所以,每次看国足的表现,就没有感受到那种拼搏的精神和意志。

不知道大家上网看到过巴西人踢球没?街头足球文化盛行,老少都在踢球,一踢球他们就是亢奋的。

而且大多数贫民窟的人,就是靠踢球改变了人生,他们也不管场地如何,反正就是能看到对足球的热爱。

而我们,有好的场地和硬件环境,但是却没有培养起“足球文化”,或者说体育文化。

大多数家长不仅不爱运动,而且还反对孩子去搞足球这样的运动,原因是担心受伤,或者影响学习。

而欧美地方,体育文化盛行,学校和家庭都很重视对孩子运动方面的培养,所以这是根深蒂固的,在这方面我们差的很远。

曾经我们能进入一个新起点,例如世界杯,那是因为球员的个人能力优秀,制去培养。

虽然我们人数远远超过其他地方,但是真正足球专业人员的基数却远远少于他们。

欧洲足球有完整的青训体系,从小学联赛、初中联赛、高中联赛一直到职业足球联赛,每个年龄段都有严格规范的赛事和培训计划。

欧洲足球重视青训,将年轻球员视为未来的主力,为其提供全方位的培训、训练和比赛机会。

相比之下,我们足球的青训体系还不够完善,对于青年球员的培养也还存在一些问题,这使得我们足球的后备力量相对不足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